2024辽宁中华剧场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购票指南(第二场)
导语 2024辽宁中华剧场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节目专场(第二场)演出时间为8月25-26日 19:00,购票指南详见正文,
2024辽宁中华剧场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节目专场购票指南(第二场)
演出时间:8月25-26日 19:00
演出地点:辽宁中华剧场
演出票价:30(惠民)/60/100/160/260元
优惠政策:限时6折,惠民票除外
购票方式:(本地宝不售票,仅整理官方入口)
在线购票:可通过微信搜索或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辽宁大剧院售票中心”或“辽宁中华剧场”公众号进行购票
取票地址:辽宁中华剧场售票中心
售票热线:024-23873777
节目介绍:
一.杂技《玄·多维集体球技》
该节目突破常规球技节目单人呈现的形式,以四名男女演员执球抛接、对传,在道具桌上或桌与桌之间穿梭、翻转等高难度动作组合节目本体。为节目量身定制的道具开裂桌尝试解锁杂技道具研发的新高度,也为该节目编创的空间上限与维度多样性探索提供了支持。通过道具桌的区间分割,将传统球技节目展示空间从地面转换为多维立体的空间,演员对于道具球的控制也由平面置换为多个立面空间,增强了节目本身的创新看点。
二.杂技《倒立——哪吒》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传奇人物。他因调皮可爱的形象和嫉恶如仇的经典故事而家喻户晓。以杂技倒立和风趣幽默的表演形式,刻画出一个外表叛逆,内心善良,伸张正义的少年英雄形象。该节目旨在以杂技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杂技“新国潮”。
三.杂技《蹬鼓——鼓韵龟兹》
足尖轻点鼓面起,身姿摇曳舞韵生。激昂的鼓点,如同历史的心跳,传递着龟兹的千年故事。看那足尖上飞舞的大鼓,以杂技技艺为骨、舞蹈为韵,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展示着蹬鼓的魅力,仿佛在丝路上舞动的精灵。龟兹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杂技的惊险刺激完美融合,让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老丝路的风情。
四.魔术《午夜狂想》
魔术节目《午夜狂想》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扫地工因喜欢魔术而勇敢追梦的奇趣经历。扫地工在偶然的一天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书信,受邀去打扫一位魔术师的房间,从而发生了一连串的奇遇;作品表现了主角追寻魔术梦想的曲折经历,此故事以小见大,反映出平凡的人也可以努力实现伟大的梦想。节目构思巧妙、积极向上,故事耐人寻味,让人印象深刻。该节目运用了10余项原创技巧及原理,结合专业编导,打造了一个极具创意的表演作品。
五.杂技《心中壮锦》
《心中壮锦》以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壮锦为创作依托,并将美丽的壮锦与广西花山中的图腾巧妙融合。节目通过女子造型的表演形式,诠释花山岩画中的基因密码,传递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寓意着新一代的“花山传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花山岩画所体现的精神:顺应天地,爱护自然,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让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六.杂技《欢乐厨房·炊事员》
节目创意来自聊城市杂技团原创保留节目《小小炊事员》,作品近40年来不断发展创新,技巧难度不断提升,不仅增加了盘盆的数量和道具的层次,而且融入了手技、滑稽、左右手同时拨转盘盆等多元化技术技巧与戏剧性表演方式相融合,盘盆数量提升到53块。节目叙事以老板、大厨和二厨的三人人物关系特征为节目增加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渲染,表演在舞台灯光、音乐的综合呈现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杂技《长安猫·滚灯》
该作品讲述了来自长安城一只流浪猫的内心独白。这只“长安猫”在经历了人间冷暖后,依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愿。从活泼、傲慢到无助、恐惧,最后接纳人类给予的爱,从内而外的感受着彼此的温暖,这一盏盏充满爱的火烛也是彼此间最好的见证,共同构筑和谐、美丽的生态家园。本节目创新性地采用了新杂技艺术概念,将杂技与现代舞蹈、戏剧张力、音乐韵律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段动人且具有艺术价值的舞台作品。
八.杂技《镜中幻像——皮吊》
人生如镜,你我在彼此的身影中交相辉映。翔雲兄弟将传统杂技的精髓与当代舞蹈及无声肢体艺术完美交织,共同绘制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他们在舞台上,以肢体为笔,无声为墨,描绘出每个人内心深处追逐的另一个自我。这是一场杂技艺术的视觉盛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在默默诉说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与不懈奋斗。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对生活中不断攀升、不放弃、不言弃的精神的最好诠释。
九.魔术《光》
本作品是女演员利用“火苗、蜡烛、顶针”以及“光”等魔术道具,加之新颖的手法。通过“消失、出现、转移、悬浮”等魔术本体技术形式,来表现纯净的希望之光。本作品一直围绕着“蜡烛”和“光”来作为主线,并通过意象的思维空间传递给观演者一种对生命、对和平、对信仰敬畏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在这个时代的光芒中,努力绽放,为新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杂技《空竹——绣琳琅》
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总遵循,理清文旅融合创作思路,集中省直演艺资源,组织专家充分讨论艺术创意、音乐制作、舞美编排、技术提升等,将杂技、舞蹈与苗绣巧妙融合。随着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展示和舞美道具的灵活运用,在展示技术难度的同时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通过舞台语汇,推广和展现了贵州苗绣产业的发展,助力贵州乡村振兴,讲好贵州故事。
十一.杂技《水之灵韵》
节目通过三人倒立的精湛技艺,诠释水的多变姿态与深刻内涵,表达对生命、活力与自然之美的深切赞美与崇高敬畏。节目将水的灵动、柔韧与力量融入杂技艺术表演,结合自然元素与人体艺术,为观众带来全新视觉体验,展现艺术家对生命、活力与自然之美的理解。三人倒立技艺高难,演员们以精湛平衡技巧与默契合作,展现水的多变姿态与内涵,体现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创新手法展现水的姿态与内涵,体现艺术家对创作的深入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发扬。
十二.杂技《坛三彩》
“耍坛子”传承悠久,如实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变迁以及人们生活的逐步演变,在老人向孩子们传授那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制作和“耍坛子”技艺之时,其胸膛焕发出宛如燧人氏般的炽热火焰,迄今仍旧在燃烧,只要这薪火恒久不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璀璨。《坛三彩》指“大坛子三节抖上接坛”“二节三坛提篮套脚”“二节四过口”等新开发技术技巧,并以此构成该节目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尽显黄河流域人民乐观向上之精神风貌。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沈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杂技】可获沈阳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时间、演出剧目时间及地点、演出剧目介绍、购票入口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