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十大特色看点附图

导语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有什么好玩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十大特色看看,来看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有什么好玩的吧。

  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

  特色: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比“始祖鸟”早约1000万年,代表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该发现为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长“四个翅膀”的恐龙

  特色:小盗龙被誉为“四翼恐龙”。其前后肢已出现不对称飞羽,表明已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同时,显示了在早期鸟类飞行的起源演化中,可能经历一个“四翼阶段”。此外,它的第一趾位置低且所有趾爪的钩曲度较大,似指示了可能的树栖生活,为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提供了证据。

  恐龙“幼儿园”

  鹦鹉嘴龙是东亚特有的植食性恐龙,体长不超过2米。以群居和育幼行为最为突出。本馆展示的是由39个幼体组成的一窝鹦鹉嘴龙化石群体,是已知恐龙幼仔数量最多的一个鹦鹉嘴龙化石群体,被称为恐龙“幼儿园”。

  辽宁最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头骨

  特色:辽宁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体长约15米,保存较完好的头骨化石和牙齿,为研究巨龙形类恐龙的头部形态变化和取食特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娃娃鱼”化石、世界最早能滑翔的蜥蜴化石

  特色:该类化石保存精美,特别是幼年个体的软组织印痕,如外鳃和皮肤 等。在分类上,可确切地归入隐鳃鲵科,与亚洲现生的大鲵(即“娃娃鱼”)同属一科,由此将该科的化石记录提前了约一亿年。

  原始沈师鸟

  特色:赵氏翔龙是唯一能滑翔的蜥蜴化石,它与生活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现生飞蜥非常相似。它的发现,填补了滑翔行为在蜥蜴演化史上的空白,并且也对热河生物群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环境有了更好的指示。

  我国最早发现的原始鸟类

  特色:圣贤孔子鸟1995年由我国古鸟类学家侯连海教授等命名,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原始鸟类。它一方面像今天的鸟类一样,没有牙齿、长有角质喙、尾巴很短并发育 尾综骨等;另一方面,它却类似于小型兽脚类恐龙,头骨呈双孔型,翅膀上长有锋利的爪。圣贤孔子鸟的发现填补了始祖鸟以后的重要演化环节的空白。

辽博四朵花:

  “第四朵花”---“李氏果”

  特色:是我国乃至全球迄今最早的与现生被子植物有直接系统演化联系的被子植物化石。

  该化石为研究地史时期毛茛类真双子叶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最新发现的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大化石。叶呈深裂的三裂状、基部中脉为复出掌状脉,二级脉羽状,扁平的花托顶生在伸长的花梗上,其上着生着5枚狭长形的假合生心皮(果),上述形态特征与现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

  “第三朵花”---十字里海果

  该发现对研究早期被子植物的分异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字里海果”(Hyrcantha decussata=Sinocarpus decussatus)茎枝细弱,具节,节部着生极薄的叶鞘膜,生殖枝上顶生着3-4枚长卵形的果实,为聚合果,果实下部或中下部彼此融合,每枚果实含10-20粒种子,叶子近长卵形或披针形,根部不发育。

  “第二朵花”---中华古果

  水生草本被子植物,其生殖枝上螺旋状着生数十枚蓇葖果,由心皮对折闭合而成,每枚心皮内包藏着8-12数粒胚珠 (种子)。根部不发育,叶子细而深裂。

  所有这些特征均反映了它的原始被子植物性质,并暗示了被子植物可能为水生起源。

  “第一朵花”---辽宁古果

  水生草本被子植物,其生殖枝上螺旋状着生数十枚蓇葖果,由心皮对折闭合而成,其内包藏着数粒种子(胚珠),雄蕊大多成对状着生,具单沟状花粉。上述特征明显显示了它们在早期被子植物中的原始性。古果属茎枝细弱,叶子细而深裂,根不发育,反映了水生性质。孙革等提出,不排除被子植物有水生起源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新进展为全球被子植物起源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院内

  交通:

  沈阳北站 236路,沈阳站 255路,铁西广场 141路,五爱市场 326、157路,北行 381、382路 沈阳师范大学站下车即是

  也可乘坐地铁2号线于师范大学站下车 D出口出站即是

  相关介绍: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参观攻略(门票+开放时间+交通指南)

  沈阳古生物博物馆展馆分布图

  沈阳有哪些博物馆(地址+开放时间)

  

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